文物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对其进行合理保护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近些年来我国对文物保护工作越发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条例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作为文物保护的关键环节,文物修复工作也引发了更多关注。
政策推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
众所周知,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门需要融合多领域知识的学科,科学性很强。以往的文物修复工作往往受制于科技水平,修复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对文物造成了损伤、破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力量在文物修复中的作用越发凸显。我国就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进程。
2016年底,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力度,遥感遥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及相关设备被提及。2017年6月,国家文物局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十三五”文物科技工作的意见》,《意见》将构建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体系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仪器助力文物修复效果显著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文物修复工作取得了明显突破,一批质量上乘的科学分析仪器被运用到了修复工作中。文物专用CT机、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光谱仪、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均开始在各大博物馆得到普及,促使文物保护更加科学有效。
在文物修复过程中,现代显微技术可称得上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文物修复工作者可借助显微镜观察分析文物的形态、结构、成分以及工艺,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文物保护方案。除了把破碎的文物复原,把受损害的文物寿命延长,现代文物修复工作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发现、挖掘文物的价值,让文物“活”起来。故宫博物院曾展出的《乾隆帝祝母后万寿图》,在修复过程中借助高光谱成像技术发现了被掩盖的底稿和袖子里的手,为这幅画的各方面研究提供了新线索。不仅修复过程需要科学仪器,修复效果的判断保持,同样需要科学设备助力。运用三维视频扫描仪,工作人员可观察到肉眼难以发现的霉菌,从而可对修复效果进行量化判断。目前,三维视频扫描仪在裱画、丝织品、唐卡修复等工作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当前,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其视作“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步骤,文物修复工作热度持续上涨。我国共有博物馆4000多家,馆藏文物数量繁多。以我国的故宫博物院为例,其拥有珍贵文物约180万件,这些文物历经岁月侵蚀,需要经常保养和修复,对科学仪器的需求可谓不小。可以预见,随着文物保护工作进程的加快,科学仪器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